完全實戰,場場爆滿的網路賺錢術 !!

2011年6月26日 星期日

<<蘋果日報>>證券: 保障小股東 金管會擬國巨條款

<<蘋果日報>>證券
<<蘋果日報>>證券

保障小股東 金管會擬國巨條款
26 Jun 2011, 9:45 pm

【廖珮君╱台北報導】國巨案引發爭議,金管會和經濟部正檢討相關法令,包括《企業併購法》、《證券交易法》、「公開收購管理辦法等」,擬定「國巨條款」,惟相關官員憂心,修法不易且需時冗長,初步仍以強化資訊揭露和加強財務審查為主。

相關官員說,證期局已研擬檢討「公開收購管理辦法」,主要是強化資訊揭露,如投資記載事項需更清楚。

研擬避免資本弱化

其次,私募股權基金購併案通常會向銀行融資,金管會也定有一項審查標準,私募股權基金公開收購國內上市櫃後,負債佔資產比不能超過2/3,以避免資本弱化,金管會也研擬加強此項財務審查原則。
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和私募基金KKR組成遨睿投資,4月宣布以每股16.1元收購國巨,總交易達467.8億元,因其中6成、約280億元向銀行融資,政府認為恐有資本弱化疑慮,上周遭投審會駁回。

官員憂心修法不易

據了解,金管會原研擬建議經濟部,修改《企業併購法》,在上市公司被公開收購後下市過程中,增列保障小股東機制,如利害關係人需迴避。
惟相關官員解釋,《企併法》精神是鼓勵企業合併,但國巨一案尚未走到合併,意即還未走到企併法中,利害關係人在合併案中,不須利益迴避的問題。
官員解釋,國巨僅在公開收購過程中,由董事會提交股東會,說明被併公司價格是否合理,不屬合併,且國巨收到公開收購邀約後,董事會須在7天內對此公開收購出具對應方法,尚未走到收購成功後,下一步合併、和開股東會表決門檻的問題。
相關官員說,《企併法》、《證交法》是否有檢討或修法空間,還待討論,且管理層收購(Management Buyout,MBO)在國外行之有年,國內則因以散戶市場為主,引發小股東權益問題,會思考如何強化保障小股東權益。
官員也說,修法不易且冗長,現階段僅能以強化資訊揭露和加強財務審查為主,避免私募股權基金收購案後,有資本弱化問題。

遨睿公開收購國巨事件簿

◎4/6: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個人與私募基金KKR新成立遨睿投資,宣布以每股16.1元、斥資467.8億元公開收購國巨,為「自己併自己」的創新收購案
◎4/7:國巨開盤跳空漲停,買盤高掛8.6萬張
◎4/8:投保中心去函國巨,要求成立客觀獨立審議委員會,審議收購價和計劃
◎4/12:國巨臨時董事會,對遨睿收購國巨下市案,認為收購價「尚屬合理」
◎5/23:遨睿宣布,收購案延長一個月到6月24日止
◎5/30:投審會函洽金管會意見,金管會認為此案有資本弱化、小股東權益和資訊揭露不透明等3大疑慮
◎6/13:遨睿再補件,擬調整聯貸計劃,但金管會疑慮未除
◎6/17:金管會正式回覆投審會,提2大保留意見:國巨在被動元件產業中屬重大公司,購併後下市是否合適;遨睿收購國巨的資本規劃,有資本弱化疑慮
◎6/22:投審會駁回,國巨下市案破局
◎6/23:國巨開盤跳空跌停,3萬多張賣單賣不掉
◎6/24:金管會要求國巨開盤前,須在公開資訊觀測站,說明公司未來營運計劃
◎6/27:金管會研擬「國巨條款」,修改企業併購法和檢討公開收購辦法
資料來源:國巨、金管會、相關單位

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.com.

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,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