貨櫃輪6月份的調漲計畫未能順利推動,市場對於貨櫃輪未來營運展望看法呈現多空交戰,海運市況下半年會怎麼變化成為近期海運業界最熱門的議題。長榮(2603)、陽明(2609)都認為,利基型航線及近洋線的貨量穩定成長,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,至於業界能否出現獲利,則必須看市場艙位供需的臉色。
由於歐債問題還在影響著,美國景氣復甦腳步又有放緩的現象,第一季的貨櫃輪市況表現不佳,原本業界寄望第三季旺季表現,然而,6月美國線旺季漲價沒有調漲成功,延後至7月,業界對於下半年的表現也開始擔心。
美銀美林證券日前出具亞太貨櫃股研究報告指出,在OECD(經濟合作發展組織)經濟成長出現走緩訊號,遠洋線的貨櫃航運將出現供過於求,將讓亞洲貨櫃輪今年營運前景再度蒙塵。而歐盟調查全球知名的貨櫃輪業者在運價上漲是否違反托辣斯法,承攬業界認為,可能會影響到歐洲線運價調漲的動作,對於歐洲線的調漲也較為悲觀。
面對景氣變化多端,國內的長榮、陽明今年策略調整動作加快,來因應市場變動,除了遠洋線持續深耕外,也看好利基航線及近洋線的市況。
長榮集團未來會在主航線與次航線進行微調,美國線艙位占營收比重調整到37%、歐洲線則為22%、近洋增加到32%,其他航線則為9%。同時看好中國、日本,及南美州對於冷凍櫃的需求量大,長榮也增加冷凍櫃布局,今年追加1千個冷凍櫃、明年增加2千個冷凍櫃;此外,美元貶值、中國、東南亞的收入增加,亞洲對於進口食品量增加,歐美回程到亞洲的櫃量需求增加也是新商機。
陽明也已經擬好應變措施,集團採用三管齊下,包括增加冷凍櫃布局,原有3.3萬TEU冷凍櫃運力已開始加入,順勢搭上冷凍櫃高度需求熱潮;搶攻中國二線港口商機,考量東南亞國家與中國簽訂東協10+1關稅協定,也持續加碼近洋線線市場布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